据全球液流电池网获悉,2025年3月19日,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高水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由间歇性转向灵活性的策略研究”专家组赴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超G工厂”开展专题调研,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和丁一汇院士牵头负责。项目专家组深入考察了我公司吉瓦级锌铁液流电池智能制造基地,充分肯定了纬景储能在长时储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以及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贡献。

纬景储能的核心产品——锌铁液流电池,凭借其“本征安全、超长寿命、低成本”三大优势,成为长时储能领域的标杆技术。调研中,项目组重点了解了该电池的技术特性:
·安全性:采用碱性水系电解液,不燃不爆、无毒无害,从根本上规避了热失控风险;
·经济性:原材料锌、铁储量丰富且成本低廉,叠加规模化生产,目标在三年内将度电成本降至0.2元,显著低于其他技术路线;
·长时性能:储能时长4-10小时,循环次数2万次以上,日历循环寿命20年,与光伏电站生命周期匹配,实现“光储同寿”。
项目专家组指出:“液流电池通过功率与容量模块解耦设计,灵活适配电网长时调节需求,是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即安全、经济、绿色)的关键技术路径之一。希望纬景储能的实践能为我国能源体系转型,推动风光可再生能源由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转向灵活性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和案例。”
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于2023年10月正式投产,是全球首个实现吉瓦级产能的液流电池工厂,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达1.5吉瓦,标志着液流电池行业从兆瓦级迈向吉瓦级的规模化跨越。该工厂集标准化、自动化、数智化于一体,部署超300台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率高达95%,单条产线每20分钟即可下线一台锌铁液流电池电堆,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4倍。项目组专家在参观中表示:“吉瓦级产能的突破,不仅解决了储能规模化应用的供给瓶颈,更以智能制造大幅降低度电成本,为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灵活性提供了坚实支撑。”

珠海“超G工厂”的投产不仅提升了纬景储能的行业地位,更通过龙头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助力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目前,该工厂带动储能系统集成、电解液制备等配套产业落地。项目组专家强调:“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是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纬景储能的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未来需进一步突破核心材料国产化与人才储备的瓶颈,巩固中国在全球储能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