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大力储能 2025 年度年中分享会上,总经理史小虎、顾问余龙海、顾问张军红三位核心领导齐聚一堂,围绕公司发展现状、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及未来规划展开深度分享,为全体员工勾勒出一幅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的发展蓝图。

传承精神谱系,筑牢创新根基
“诚实百年,创新每天”,这一深植于大力储能血脉的企业文化,在会上被反复提及。作为公司技术 “压舱石” 的余龙海顾问,回溯了大力电工从零起步、推动软启动行业发展的创业历程。他强调,正是凭借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的敏锐洞察力和 “敢于否定、勇于突破” 的魄力,企业才能在技术浪潮中始终屹立潮头。如今,从软启动领域的行业旗帜到储能领域的第一梯队,这份创新基因已延续至大力储能的每一项技术研发中。
张军红顾问则从历史维度阐释了创新的延续性。他提到,大力电工自 2008 年布局钒电池储能项目以来,历经十余年沉淀,实现了从科研探索到产业落地的跨越。这种坚持源于对技术的敬畏 —— 目前公司牵头制定7项国家标准,拥有近百项专利,参与 7 项国行标修制定,技术积累深度稳居行业前列。
聚焦当下发展,夯实产业底盘
史小虎总经理用详实的数据展现了公司上半年的攻坚成果:电解领域斩获近 2000 立方订单,系统订单实现突破;第二条电堆产线进入联调阶段,产能建设提速;35KW 电堆迭代至 42KW 并即将量产,62.5KW 电堆完成定型,500KW 模块二代研发稳步推进。这些成果背后,是 170 名员工在研发、生产、销售各条战线的协同奋战。

在行业影响力建设上,公司上半年亮相北京中关村储能峰会、上海全电展等重要平台,通过 4 场主题演讲传递技术声音。团队建设同步发力,研发、生产等关键岗位持续扩容,为下半年冲刺 3 亿元营收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明晰转型逻辑,激活发展动能
从研发到量产,是本次分享会的核心议题之一。张军红深刻剖析了二者的本质差异:研发是 “从无到有” 的探索,允许试错;而量产则需直面订单约束 —— 交货期与质量如同双刃剑,既承载着市场信任,更关联着企业信用。为此,公司正加速流程优化,明确部门边界,通过项目经理负责制提升订单响应效率,同时推进供应链分级管理,以 “货比三家” 的严苛标准打造高性价比产品。

史小虎补充道,这种转型需要体系化支撑:一方面通过百吨级新工艺验证强化电解液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依托枣阳 50MW/2h 电站一期调试经验,构建 “研发迭代 - 产品化 - 批量交付” 的闭环。目前,河南力马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成立,更标志着公司在中部市场的战略布局进入实操阶段。
凝聚责任共识,共赴未来征程
“为伙伴创业,为价值奋斗”,这一企业文化在三位领导的分享中形成共鸣。余龙海强调,科技型企业的价值在于用技术服务客户,“让客户离不开” 是终极追求;张军红则以 “责任担当” 为关键词,呼吁管理骨干强化自我觉醒,将个人梦想融入企业成为 “行业知名、受人尊重的企业”的愿景中。

史小虎最后号召全体员工:从专利攻坚到产能爬坡,从品牌建设到保密管理,每一项工作都是向目标迈进的基石。随着团队规模向 200 人逼近,研发队伍两年内将扩充至 100 人,大力储能正以 “创新每天” 的韧劲,朝着 “行业标杆” 的目标稳步前行。
此次年中分享会不仅是一次阶段性总结,更是一场凝聚共识的动员。在储能产业加速迭代的浪潮中,大力储能正以技术自研为锚、以产业落地为帆,书写着属于中国储能企业的创新答卷。 |